血液在人体中主要担任着运输功能,氧气、二氧化碳的输入与输出都离不开血液。毫不夸张的说,血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,那如果血液生病了,还能治好吗?
病在血液,是不是无法治愈?
一般来说,血液病能否治愈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,此外,恢复所需的时间长短也与患者治疗依从性、患者的体质等多项因素有关。而在临床上,血液病种类较多,是否能治愈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。
可治愈型血液疾病:目前来看,由营养性贫血引起的良性血液病在早期经过去除病因、服用药物等治疗后一般效果不错,康复的患者也较多。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,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、硫酸亚铁片等含铁制剂。
PS:即便是可治愈性血液疾病也有再次复发的可能,因此需要患者做好定期检查以及日常防护,避免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。
不可治愈型血液疾病:对于由于因基因突变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,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治愈,但依然有部分病友可以达到临床治愈,从而实现无治疗缓解。前者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白血病、淋巴瘤、溶血性贫血和多发性骨髓瘤等,即使经过系统治疗,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、放疗或化疗,也无法达到完全治愈。后者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,在通过有效治疗后可达到无治疗缓解。
由此可见,即便病在血液,也可以通过对应的、适合的治疗方式达到缓解阶段。因此,确诊血液疾病后不应自暴自弃,而是积极寻求治疗方案,维持病情稳定的前提下,追求长期生存的治疗目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