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武汉3月24日电 日前,武汉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为46岁的女患者张芳(化名)实施了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,术3小时后,张芳的脚有了反射反应,这标志着手术获得成功。
张芳接受此手术的原因是患有马凡氏综合征,患者主动脉壁非常脆弱,多处内膜破口,血液从破口进入主动脉的内外两层之间,将她的主动脉撕成了两半,范围从胸部、腹部一直撕到了大腿,血管随时可能破裂。
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魏翔教授介绍,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,最大的特点就是体格细高,四肢及指(趾)细长,像蜘蛛指(趾)。95%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,常见为动脉瘤破裂和充血性心力衰竭。
病情严重,刻不容缓。该科程才副教授召集张芳全家所有重要亲属来病房谈话,经过近一个小时连比带划的讲解,家属们最终决定手术。
3月19日早上9点,同济医院二十多名医护人员开始为张芳进行主动脉置换术。手术用了两套人工血管,长40厘米的主动脉全部被置换,整个手术光是人工血管和人体血管的接口就多达十几个,每个接口都不能有任何渗漏。术中采用常温非体外循环,避免了传统深低温体外循环的各种并发症。
魏翔教授说,患者大血管所有的分支都要修复重建,包括给脊髓、双侧肾脏、腹部各脏器、上腹部肠道、下腹部肠道、双下肢等7条主要的血管。重建每段分支血管时,对应的器官就没有血供,耗时长了就容易坏死,虽然整个手术时间长,但每个环节却要争分夺秒。手术后,任何一个部分恢复不好,都可能会发生截瘫、肾衰、肠坏死等,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,就算患者存活了也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,所以医生的手术只能百分之百成功。
下午5点半 ,手术顺利完成。约3个小时后,张芳的脚趾能动了,这是脊柱神经最远端的器官,是脊柱供血情况的重要评估标准。3月20日早上10点,张芳已经完全清醒,脱离了呼吸机。
术前谈话时,程才副教授发现,不仅张芳自己的身高高达172厘米,她的子侄辈身高也都超过了180厘米,都可能是马凡氏综合征的“高危”人群。只有通过基因检测,才能知道是否出现显性遗传。此病所以一旦确诊后,一定要定期随访,终身治疗。
同济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李宗哲博士介绍,患者的儿子和女儿已经进行了抽血采样,通常7天之后才能得到确切的结果,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?(张沛 蔡敏 田娟)
来源:人民网-湖北频道